譯聯(lián)10年翻譯品牌,20000家企業(yè)見證深圳翻譯公司
翻譯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樣,都有標準和流程,在具體翻譯工作的過程中,該如何去有效的保證翻譯的質量哪?譯聯(lián)翻譯公司根據(jù)多年的翻譯經驗,把翻譯行業(yè)中名家前輩在翻譯方面的總結整理出來,供您參考。
很明顯,做任何事情“過”和“不及”都不是不行的,“恰到好處”才可以。當然,做到很難。在翻譯工作中,應該翻譯成什么樣,這個問題我談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現(xiàn)在想來還是說得不夠明白,因為雖然給了“正面”的樣本,但只是從歐化譯文的“不及”一個角度從“反面”說明了
不應該翻譯成什么樣,并沒有從“過”這個角度講這個問題。
本文所說的翻譯是狹義的翻譯,即“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 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原文的意思在譯文中傳達的準確程度要達到英漢詞典里面對英文語匯的中文解釋或者翻譯。二者區(qū)別在于翻譯涉及的是句子、段落和篇章,而詞典涉及的是單詞、詞組和更大一些的語匯單位(比如習慣用語、諺語、俗語)。當然,這里是就意思的準確性而言的,并非是說翻譯的時候把每個詞的詞典釋義寫上就萬事大吉了。正相反,我認為譯文應該是優(yōu)秀的漢語書面語:它以經過提煉的普通話為基礎,把口頭無法有效表達的意思用接近口語、朗朗上口的書面方式表達出來,并符合書面語用詞精審、結構謹嚴、邏輯性強的特點,同時吸收傳統(tǒng)書面語的養(yǎng)分。
為明確起見,除了說明本文的討論主題之外,還需要排除不在本文討論范圍之內的以下三種情況:
●編譯(按委托方的具體要求,在譯文中對原文意思進行大幅度改動)
●演繹(按委托方的具體要求,以原文為素材用譯入語言進行原創(chuàng))
●充分授權(雖未明確具體要求,但委托方已經充分授權譯員酌情處理)
一般來說,翻譯工作者所遇到的工作都屬于我所說的“狹義“翻譯。如果用嚴復的“信達雅”來衡量譯文,翻譯中“過”是“信”而非“達“的問題,因為無”信“而達“不是翻譯,而是“譯者”以原文為素材進行的演繹或者編譯。評判”信“與否,標準是看譯文的意思跟原文一不一樣,一樣的為”信”,不一樣的為“不信”。
在翻譯的時候,一個必要的前提是原文作者已經清楚、明白地表達了自己的意思。若原文確實不清楚,那么譯者應該直接或間接與原文作者溝通,以便澄清原文所有不明晰的地方。但是,譯者不能越俎代庖、自搞一套,擅改原文已經說得清清楚楚的意思。譯者自己“另起爐灶”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譯者對原文的理解能力較差,不能透徹理解原文作者的意思,只好根據(jù)原文里面自以為讀懂的意思,在譯文里添油加醋地演繹一番。好的情況是自圓其說,壞的情況是驢唇不對馬嘴。另一種是譯者原本看得懂原文,但懶得去深究,而且覺得自己比原作者更高明,忍不住要“給圣人代言”,于是硬把自己的想法、幻想、思想甚至偏見等等“私貨”夾帶進譯文。前者是能力不足,尚可饒?。缓笳呤菓B(tài)度不嚴謹,實在可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