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聯(lián)10年翻譯品牌,20000家企業(yè)見證深圳翻譯公司
好翻譯也就是專業(yè)翻譯人員,在提供翻譯工作方面,對翻譯的認識以及在翻譯方面掌握的技巧會幫助他們更好的處理客戶的稿件。
那么具體在翻譯方面怎么做哪?
就是要:從情景出發(fā),擺脫表層結(jié)構(gòu)的束縛
做翻譯的另一常見毛病,就是習慣于“對號人座”。這種習慣一方面來源于詞典釋義(如果是雙語詞典,上面已經(jīng)標注了“對等”的詞語,好記便用;如果是單語外文詞典,也會下意識地在大腦里轉(zhuǎn)換成母語中某個“相當”的詞語)。比如,我們見到“good”, 就將它與“好的”劃等號,見到“better”, 就將它與“較好的”或“更好的”劃等號,見到“best”, 就將它與“最好的”劃等號。
實際上,詞典釋義與行文翻譯往往相去甚遠。例如:“Any experience is good.”這句英語譯做“ 任何經(jīng)歷都是好的”自然不能算錯,但顯然不如譯做“凡是經(jīng)歷都很珍貴”。又如:“Honestyisthebestpolicy”譯做“誠實是最好的策略,也能看懂,但純凈的中文則應(yīng)該是“誠實為上”。再看看“我們破例給2%的傭金,不能再高了”,這句漢語,中間沒有任何“好”字,卻可能譯做:“We will give a 2% commission as an exception. This is thebest we can do?!?/span>
“對號人座”的另一來源是外語教師或某些語法、用法類書籍的影響。比如,我們從一開始就被告知:“ so.... tat...”相當于“太.... .以至于...”too..to...相當于“太…..以至于不能...”
“as...as...” 相當于“像...一樣”,“more than”相當于“比...更”。這樣的典型結(jié)構(gòu)還有很多很多。多年下來,待外語學到一定程度,這些“對等”的結(jié)構(gòu),在大腦里安營扎察,直至根深蒂固,因此翻譯時到處都是誘感。翁顯良就舉過這樣一個例子:“He was so angry that he couldn't speak.”最不傷腦筋的譯法就是逐詞轉(zhuǎn)換: He=他,was=是, so=那樣, angy=憤怒,that=以致,he=他,could't=不會,speak= 說話。連在一起就是:“他是那樣憤怒,以致不會說話?!倍冋臐h語則應(yīng)該是:“他氣得連話都說不出來?!?/span>
要克服“對號人座”,擺脫原文表層結(jié)構(gòu)的束縛,除了可以通過學習翻譯技巧外(如學會“轉(zhuǎn)換詞類”和“反面著筆”等,在翻譯錯誤中很常見),還可借助改變思維定勢的一些訓練。這里介紹兩種訓練方法,一種是“回避法”另一種是“情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