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聯(lián)10年翻譯品牌,20000家企業(yè)見證深圳翻譯公司
文化的差異性對翻譯的影響是什么?對于從事翻譯的人員來說,文化差異性是必須要面對的一點,不同文化所用詞匯內(nèi)容和表達方式都存著差異,同時文化差異也有可能造成不可譯性,文化信息有時就很難表達出來,造成翻譯方面的不準確性和不嚴謹性。
專業(yè)翻譯公司來說,面對這類文化差異性造成的翻譯問題的情況有一下幾種:
1、原語種的指稱對象在譯入語文化中根本不存在或罕見或被忽視。
2、原語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確的實體,而譯入語文化不加以區(qū)分,或恰恰相反。
3、原語和譯入語中同一個指稱對象可能有字面意義不同的詞語加以指稱。
例如:英語的“black tea”,翻譯成中文是“紅茶”,而不是“黑茶”,這是因為中國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顏色﹐而英國人重點放在茶葉的顏色上。再例如?!?span>brown sugar”是中國人所指的“紅糖”而不是“棕糖”?!?span>Brown bread”是“黑面包”而不是“棕面包”。
正是由于中西文化有相當大的差異而造成翻譯過程中文化信息的丟失,由此便影響原文讀者的反應與譯文讀者的反應對等。中國人有時喜歡用花草名稱作商標﹐但是,文化上的差異.花的象征性很難對等,有時甚至出問題。如我國生產(chǎn)的“紫羅蘭”男裝,若用Pansy(紫羅蘭)作為商標,在英語國家則銷路不會太好,因為Pansy這個單詞指的是“女性化的男人”。我們需要了解意大利人喜愛玫瑰花,但討厭菊花。日本和拉丁美洲許多國家忌諱用菊花做商標。日本人將菊花用于葬禮。
不過,有時即使文化信息只是源語特有,在譯文中也有必要保留。例如“十字架”的文化含義已被我國人民接受。對于這種源語中特有的文化信息的傳遞,譯者必須采取加注的方法以讓譯文讀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