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聯(lián)10年翻譯品牌,20000家企業(yè)見證深圳翻譯公司
翻譯書籍文獻的編輯工作與一般書稿的編輯工作有相同之處,也有相異之處。兩者相較,則各有難易。從翻譯稿編輯工作的特點和難點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內(nèi)容分析和實際書籍文獻翻譯的內(nèi)容,大致了解書籍翻譯的一些體會。
中英文文獻書籍翻譯的編輯工作,本身既是翻譯,又是編輯,因此嘗到這兩個行業(yè)的甘苦。
翻譯的甘苦何在?首先在于翻譯處處要受原文的束縛。翻譯時摻不得個人的見解,又繞不開難譯的、或不符合自己的表達習(xí)慣的地方。翻譯不比自己寫文章,寫不出時或?qū)懖缓脮r,可以另辟蹊徑,換個表現(xiàn)方法。他對原文必須“亦步亦趨”。所以魯迅先生說,創(chuàng)作難,翻譯也不易。“我向來總以為翻譯比創(chuàng)作容易﹐因為至少是無須構(gòu)想。但到真的一譯,就會遇著難關(guān),譬如一個名詞或動詞,寫不出,創(chuàng)作時候可以回避,翻譯上卻不成,也還得想。一直弄到頭昏眼花,好像在腦子里摸一個急于要開箱了的鑰匙、卻沒有?!?/span>
翻譯稿的編輯同樣要受到這種束縛和磨練。譯稿交到你手里了,若是遇到上乘的翻譯質(zhì)量,自然省事,可惜這樣的譯文難得﹔遇到的往往是這里那里總有些不妥當?shù)淖g文。這時你就得作為第二梯隊的譯者,去進行改譯。而這些需要改譯的不妥當之處,又常常正是難點所在。翻譯同志既然把這個問題留給了你。你就必須最后沖過這一難關(guān),頭昏眼花也罷,精疲力竭也罷,你一定要把這一急于要開箱子的鑰匙摸到。
作為一個編輯,甘苦何在?編輯是第一個讀者,你要處處為后來的讀者著想,一字體句都要考慮后來的讀者能否明白它們的意思。翻譯過來的書稿講的一般都是外國人、外國事、用的是外國人的觀點、外國人的表現(xiàn)方法,因此作為翻譯稿的編輯,你要比讀原著,更為費力,也更細心,要弄清每一句話的意思,弄清一章一節(jié)的來龍去脈。同時,你也要比作者更體貼他的外國讀者、要知道,作者一般是不為他的外國讀者著想的。因此凡是讀者可能弄不明白的地方,你都得設(shè)法為他解決,改換句子形式,改換表現(xiàn)方法,增減潤飾文字,或是加上腳注說明,方式盡可不同,但你必須竭力設(shè)法解決,而又不得離開原文的思想實質(zhì)去任意加工。
翻譯稿件的編輯至少應(yīng)該在以下四個方面下點功夫:慎于選擇譯者,嚴于掌握標準,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精于潤飾說明。